距离我上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出国旅游,已经是疫情前的2019年泰国之旅了。
趁今年有8天公共假期,加上额外请3天年假,以及一天周末,我凑了一个超长的假期,跑了3国4城。
1、新加坡
第一感觉:物价贵。
第二感觉:城区整体很干净,面积小,主要景点步行可到达。
第三感觉:地铁可以直接刷Visa卡,很方便。
第四感觉:怎么到处是南亚的外劳。。。
对了,我在新加坡吃到的最好一餐是印度餐,没想到吧?中餐反而一般,贵且不好吃。
新加坡,在中文互联网上很神秘,一会儿被认为是亲中的国家,我们把他们看做“自己人”,但一会儿我们又发现,其实新加坡很亲美,反而比较抗拒中国。怎么说呢,人家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我感觉中国人还是别太自作多情,想要搞什么特殊关系或者待遇。你要知道,新加坡人下一代还能有多少人讲华语,这都已经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了。
2、马来西亚槟城
这次去槟城是因为在YouTube上看过很多中国人去那里旅居的片子,感觉中国氛围很浓厚,很想去看看。
槟城不怎么现代化,从入境海关就能看出来,大排长龙,外国人只能走人工通道,我花了快一个小时才过关。
入境后,第一顿就吃了炒粿条,很好,这很广东特色。接下来几天,逛了下乔治镇老城区,确实到处可见华人会馆的踪迹。
对了,虽然10月份已不是榴莲旺季,我们还是慕名而去,从小红书上找到那家“榴莲天下”,吃了一顿榴莲,算是过了一把瘾吧。
去参观了孙中山当年在大马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个年代,海外华人救国的热忱。
大马力推的DuitNow QR是一种类似香港FPS的东西,兼容几十家移动支付厂家,特征为粉红色的二维码,也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槟城基本普及这种粉红码,所以大部分场景都能用移动支付解决,恍惚间以为在中国呢,到处可用微信支付宝。
3、马来西亚吉隆坡(Kuala Lumpur,简称KL)
我们入住大马首都的双子塔附近酒店,这片区域还是比较繁华的。但这里给我感觉更像是马来人的地盘,因为街道上以马来文为主,英文比马来文还少,中文非常少。
和新加坡相比,这里虽然也有外劳,但服务业很多年轻人都是本地人比如酒店的接待员。
在KL吃了几顿,感觉就那样吧,比如肉骨茶,也没太惊艳,可能广东人嘴巴比较刁钻,哈哈哈~
首都的几个商场挺豪华的,冷气非常猛,我感觉只有15度左右?记得穿件外套。
大马盛产石油,所以私家车很普及,经常堵车。看了下吉隆坡的地铁运行图,没敢去尝试,怕坐错线,毕竟每条线的运营主体和规则都不一样,据说本地人都容易搞懵。
参观了一些穆斯林的景点,很壮观。还好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没有清真寺,不然一天几次祷告的广播,也难搞。
补充:由于中马互相免签,吉隆坡的海关一般会让中国人持护照走自助通道,而我是通过槟城人工入境的,所以我一直很担心从KL出境咋办(会不会因为只有入境护照盖章没有出境盖章被拦)?事实证明,完全没问题,从KL出境直接走自助就行。
4、越南河内
一直想去越南看看,犹豫是胡志明市还是首都河内,听说北边总体对华友好一些,于是最后选了去河内。
入住的是还剑湖区域的酒店,步行到湖边也很近。
河内总体感觉:像是中国的县城,很热闹,不太干净,交通拥堵,摩托车横行。
看得出来白人老外很喜欢越南,到处可以看到背包客,以及各种小店门口手里拿着一瓶啤酒,坐在小凳子上聊天的老外。但说实话,由于摩托车横行,街边空气质量不太行,我是难以忍受在小店门口吸废气的。
到了越南自然得吃特色的Pho河粉,路边摊吃一般是10元+人民币,去稍微有点档次的店内吃,价格就要x2。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清淡吧,难怪越南人都不怎么胖。越南春卷也吃了几次,原味的或者油炸的都有,我感觉和在中国开的越南菜餐馆没太大区别。
哦对了,河内还是以为现金交易为主,稍微正规一点的门店也支持刷信用卡,但小店很多只接受现金。为防盗刷,我只敢在比较大的餐馆和超市刷卡。
去参观了河内几个博物馆,看得出来官方没怎么用心维护,破破旧旧的,一股发霉的味道,室内也不是到处都有空调,这和我们预期的“博物馆应该是高大上”的想法差距很大。
还有,河内的本地司机似乎都不说英文,在沟通上有一些些不方便,还好Grab打车倒是挺好用的,不用怎么和司机说话。
这趟旅行,体验很多,虽然大部分是走马观花。有朋友问我总体感受,我说就是体验了一下人类的多样性罢了。还有就是,对比起来,中国的一线城市确实已经是非常现代化了,不管是交通出行还是移动支付还是吃饭购物,都是断档领先的水平。所以,有人说出国多了就更加爱国,确实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虽然我也挺喜欢国外无障碍的互联网访问服务以及没有那么多安检措施。
去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是想感受下当地的华人生活,数百年前华人下南洋讨生活,然后开枝散叶在当地定居,究竟都经历了啥?至于越南,在历史上和我们关系也很复杂,在参观他们景点时,很多地方都有中文的对联,想必当地人也看不懂了。历史上越南也是使用汉字的,只是从法国殖民后,经过很多次演变,慢慢就废除了汉字,改用拉丁文。历史,真是个有趣的东西。